印刷紙的外觀質量和常見紙病 常見的紙病
凡不包括在紙張質量技術要求內(nei) 的紙張缺陷可稱為(wei) 紙病。紙病既包括看不見摸不著,隻有通過實驗或印刷才可知道的某些性能缺陷,如發脆、透印、掉毛、掉粉等,也包括可直接看到或感受到的、處在紙頁表麵的各種疵點和缺陷,如塵埃、髒點等。這裏把後者稱為(wei) 紙張的外觀紙病。 紙張的外觀病很多,有塵埃、斑點、網痕、毛布痕、“雲(yun) 彩花”、泡泡紗、皺紋、折子、髒點、草皮、透明點、溫斑、洞眼、壓花、疤痕、漿疙瘩、硬質塊、及定量不均、勻度不良等。 這些外觀紙病,有的是由抄紙前的紙料中帶入的,有的是抄紙過程中技術操作不良或技術不佳造成的,還有的則是廠內(nei) 環境衛生不善引起的有的外觀紙病一旦出現就相對具有連續性,如毛布痕和“雲(yun) 彩花”等,一旦出現如不采取措施就一直存在;有的外觀紙病則具有某種偶然性或間隔較長時間才出現一次,如髒點、窟窿等。有的紙病存在,將使紙張的品質變劣,如塵埃、毛布痕等;有的紙病則使該紙張成為(wei) 廢品,如帶有硬質塊的膠印書(shu) 刊紙或帶有大髒點的銅版紙,就隻能作為(wei) 廢品處理。
按不同的類型常見紙病可分為(wei) : 1. 紙張定量的波動與(yu) 紙幅定量的不勻種波動一般是由於(yu) 紙料去流漿箱的流送係統受到周期性的震動,流漿箱前旋翼篩的搖震或漿泵的震動影響所造成的,有時也因流漿箱內(nei) 勻漿輥彎曲或開孔不合理造成的。第二種波動一般由於(yu) 生產(chan) 流程不合理或操作管理不當等原因而引起。 2. 勻度不良。其現象有:1) 團狀組織:指纖維互相絮雜在一起成為(wei) 一團團的狀態。2) “雲(yun) 彩花”:又叫雲(yun) 狀組織,指紙張中的纖維像雲(yun) 彩一樣分布在紙頁中。3) 纖維組織脫節:指在紙機運行方向纖維交織不良。4) 波浪狀的纖維組織:指在紙的橫向沿幅寬出現一道道彎彎曲曲的波浪狀加厚層。5) 漿道子:指紙幅上的一些迎光可見的縱向條狀漿痕。 3. 塵埃、斑點、沙子和硬質塊 1) 塵埃:可分為(wei) “纖維性質的塵埃”、“非金屬性質的塵埃”、“金屬性質的塵埃”三種。2) 斑點:可分為(wei) “濕斑和汽斑”、“缸斑”、“壓光暗斑”、“漿斑”、“氣泡斑”、“填料斑和塗料斑”、“亮點和白點”。3) 砂子:指紙麵上存在的泥沙,石灰製品殘渣,炭渣等硬質礦物沙粒。 4) 硬質塊:指紙麵上偶然出現的質地堅硬、高出紙麵的塊狀物質或粗粒物資,如木節、草節、漿塊等,對印刷的危害。 4. 孔洞和透簾1) 孔洞:是指紙麵上存在的*穿透,沒有纖維的孔眼。孔洞按大小可分為(wei) 針孔、孔眼和窟窿。2) 透簾:是指紙頁上纖維層較薄但尚未*穿透,其透光度較紙頁其它部分為(wei) 大的點子。這些點子小者叫透光點,大者叫做透簾。 5. 壓花和各種印痕1) 壓花:指在壓榨過程中,以形成濕紙的纖維組織在過強的壓力作用下發生潰散,使紙麵上下散亂(luan) 分布,形狀不規,透明度較高的縫隙和許許多多的小針孔,這種濕紙被壓榨輥壓潰的現象稱為(wei) 壓花。嚴(yan) 重的壓花易引起濕紙在壓榨部斷頭。2) 條痕:指在光線照射下與(yu) 紙麵光澤或顏色不同的條形痕跡。3) 毛布痕:指造紙毛布的經緯線在紙上的印痕。4) 其它印痕:有網痕、水印輥痕和真空輥痕等。 6. 折子和曲皺1) 折子:指紙頁發生折疊或重疊而形成疊紋或折痕。可分為(wei) 死折子與(yu) 活折子兩(liang) 種。2) 翹曲和起拱:翹曲指紙張兩(liang) 邊或四角翹起,中間凹下的狀態;起拱指紙張中部或中間的局部較大麵積拱起,兩(liang) 邊或四角凹下的狀態。3) 鼓泡和泡泡沙:鼓泡指紙頁出現局部收縮,導致紙麵有凸出的泡,並在泡泡周圍的紙麵上有細曲皺;泡泡沙是指紙麵有排列較密的細小泡點。4) 各種皺紋:按大小和形狀不同分為(wei) 曲皺、細斜皺紋、卷曲皺紋等。 7. 其它紙病1) 裂口:指紙頁中部或邊沿出現了裂縫或破口。2) 紙邊不整齊、不潔淨:紙邊不整齊一方麵是指紙頁切整後紙邊不能成平行線或矩形或者紙邊有毛邊、彎曲和波折,另一方麵是指切出整選後的紙張碼放得不平齊或複卷後端麵有“裏出外進”的現象。紙邊不潔淨是指紙頁在切整後有毛刺、鋸齒形邊、殘缺邊和髒汙邊等。3) 色調不一致:指同批產(chan) 品甚至同令紙的白度和顏色不一致。4) “荷花邊”:指紙張的邊緣特別是縱向邊沿失去應有的平直狀態,而成與(yu) 紙麵不在同一個(ge) 平麵的彎曲狀態。5) 明顯的兩(liang) 麵差:用肉眼粗略觀察就可以看到紙張兩(liang) 麵之間的明顯差異(單麵膠版紙和單麵銅版紙除外)。6) 殘缺、破張和碎紙片:殘缺和破張是指紙頁不完整的紙張,有缺角、缺邊、破爛或隻有半塊等;碎紙片是指夾雜在紙張中的大小不一的小紙片。 紙張的外觀質量,是指不用儀(yi) 器設備,僅(jin) *人的感官就能判別辨認的紙張質量狀況。它可分為(wei) 紙頁本身的外觀質量和由一張一張的紙頁或長帶狀紙頁形成的件紙的外觀質量。
無論是哪種外觀質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紙的使用。外觀質量差不但會(hui) 降低紙張的使用價(jia) 值和印刷成品率,嚴(yan) 重時還會(hui) 使紙張成為(wei) 廢品。另外,紙張中個(ge) 別嚴(yan) 重的外觀紙病如硬紙塊等,在印刷時還會(hui) 軋壞印版和膠輥,造成對印刷設備的損壞。紙的外觀質量和物理性能也有密切的關(guan) 係。例如,外觀有明顯泡泡紗的紙,其平滑度和不透明度等也會(hui) 受到一定影響。 紙張的外觀質量檢驗應達到以下三個(ge) 目的: 1. 檢驗清楚紙張的成件質量。主要有:件紙外形是否良好,尺寸是否合格,包裝質量及破損程度等。 2. 掌握紙張的基本紙質。包括顏色、均勻平整程度、柔韌抗張性、平滑性和潔淨程度等。 3. 抽檢查出平板印刷紙的大致漏選率(有明顯紙病的紙張占紙張總數的百分率)。印刷適應性的概念 為(wei) 了獲得印刷質量的印刷品,紙張和油墨必須是適性的材料才行。也就是說,要求紙張必須容易印刷,油墨除了顏色鮮豔,著色力強之外,還必須具有良好合適的滲透性、揮發性和結膜能力等。另外,印刷所用的膠輥、橡皮布、版材以及印刷車間大條件和印刷過程的操作等,也必須與(yu) 印出作品的需要相適應。因此,印刷適性可以概括地定義(yi) 為(wei) :“紙張、油墨、版材、印刷過程和車間環境適用於(yu) 印刷的性能。” 要想印出精美的印刷品,不僅(jin) 取決(jue) 於(yu) 上述五個(ge) 方麵的固有功能和特性,而且還涉及它們(men) 之間的相互關(guan) 係和互相配合。還必須明確,紙張在這五個(ge) 方麵中是至關(guan) 重要的一方麵,它對印刷作業(ye) 和印品質量在一定程度上起著決(jue) 定性的作用。 關(guan) 於(yu) 紙張的印刷適性,由於(yu) 各個(ge) 國家的側(ce) 重點和看問題角度不同,對其有各種各樣的定義(yi) 和解釋。 瑞典的考斯特?卡爾森認為(wei) :紙張的印刷適性係指在印刷機上,與(yu) 定性定量的印刷結果有關(guan) 的一切性質。他還指出:判斷紙張的適印性依據下麵幾條得出:印刷麵上色彩的均勻性;印刷部分和空白部分區別的明確度;印刷部分的易讀性;對紙底的遮蓋度。並說明這些與(yu) 紙張均勻性、壓縮性、平滑度、不透明度、對油墨的吸收性等有關(guan) 。 英國專(zhuan) 家G?L雷得提出:“紙張的印刷適性係的印刷方式下,以必要的速度,必要的數量,必要的質量來管理印刷品的生產(chan) 時,為(wei) 記述紙張的物理、化學性質所用的綜合詞匯。“即”在必要的地方為(wei) 接受適量的油墨,就要求紙張具有令人滿意的印刷適性。亦即不得給予紙張所期待的油墨幹燥程度以相反的作用。還有,必須具備適量的平滑度,對油墨和油墨介質應有的多孔性,光學上的各種性質(不透明度、色和光澤),流動學方麵的性質中不致變化的穩定性等。其化學性質應該是不影響印刷圖象的耐久性和色澤,不對印版產(chan) 生不利的作用,作為(wei) 單張紙,四邊應裁切整齊,若有卷筒紙應卷得均勻。在表麵上不得有細碎的纖維和紙毛。紙張不得有研磨性,而且也不應該保留靜電或者是不合理的產(chan) 生靜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