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抗張強度的測定方法介紹 抗張張度是表示紙張在直接受拉情況下的抵抗能力。采用特定的長度和寬度為(wei) 15毫米的紙條為(wei) 試樣,其裂斷所需的力稱為(wei) 抗張強度。大多數的抗張強度試驗機采用擺錘來施加負荷。擺錘可以在直立的支架上自由轉動。紙張夾在兩(liang) 個(ge) 夾子中間(在施加負荷時,兩(liang) 個(ge) 夾子多能移動),用手柄或電動機把擺錘從(cong) 垂直的靜止位置上擺出來,這樣就在紙樣上施加負荷,後使紙張裂斷。在紙張裂斷時的負荷,就叫做抗張強變,其數值為(wei) 15毫米寬度的公斤數,或者為(wei) 每英寸寬度的磅數。公製與(yu) 英製的換算,可以采用下列換算係數,即1公斤/15毫米等於(yu) 3.73磅/1英寸。 與(yu) 紙張的共他一般強度檢驗相比,抗張強度更加接近於(yu) 基本檢驗。抗張強度是比較複雜的,它是耐破度、耐折度和抗撕力等的一個(ge) 組成部分。有關(guan) 這些強度以後詳細討論。造紙工業(ye) 測定的抗張強度,並不是真正的抗張強度。因為(wei) ,這種抗張強度是單位寬度的裂斷負荷而不是單位麵積的裂斷負荷。如采用“裂斷強度”這一名詞,當更為(wei) 確切。但由於(yu) 抗張強度這一名詞已經很好地建立起來,在整個(ge) 工業(ye) 上已被習(xi) 慣采用。 因為(wei) 紙張一般多是平張使用,按一般要求,造紙工業(ye) 中測定的抗張強度,足以表示紙張的用途。但對幹某些耍求,如把紙張當做結構材料,則其正的抗張強度將是更有用的名詞。將紙張的抗張強度除以紙張的定量,能得到一項有用的指標,即抗張強度一定的比率。另一項有用的指標是裂斷長。裂斷長也是強度與(yu) 重量的比率,表示紙條由於(yu) 其自重而裂斷時的紙條長度。以米為(wei) 單位的裂斷長可以用下列公式計算。 裂斷長(米)=抗張強度(公斤)x(試樣長度/試樣重量) 裂斷長係抗張強度、厚度和定量的涵數。 檢驗抗張強度時,施加負荷的速度是一項重耍條件。如前麵指出的,如果延長施加負荷的時間,將在較小的負荷下裂斷。與(yu) 此相反,如果紙張裂斷得很快,將要使抗張強度顯得較高。其原因是紙中的流動,以及紙張在斷裂前使擻維分離所包含的時間因素。電動的抗張強度檢驗器與(yu) 手動的檢驗器相比較,因負荷率此較均勻,使用情況。 紙條長度影響抗張強度,標準的紙條長度是180毫米。但是,可以采用不同的長度。檢驗報告應標明根據紙樣大小所定的試樣長度。短的紙條,會(hui) 比長的紙條產(chan) 生較高的讀數,因為(wei) 長的紙條產(chan) 生不完整情況的機會(hui) 較多。從(cong) 同一張紙上裁下來的一條100毫米的紙樣和一條180毫米的紙樣,其檢驗結果可能有10%的差異。在檢驗手抄紙時,一般習(xi) 慣采用100毫米長的紙條.50毫米長的紙條是普通儀(yi) 器上能夠采用的短長度。如試樣規格過小,則可以用一條塗膠牛皮紙條粘接起來檢驗。 縱向抗張強度一般此橫向大,這是因為(wei) 在縱向排成直線的纖維較多。增加紙張的重量,當然也增加其抗張強度,然而,道夫戴曾指出,以每平方英寸的磅數表示的杭張強度,會(hui) 因定量增加而降低(如實體(ti) 部分保持不變),這可以認為(wei) 主要由幹纖維順向的變化。 假定紙張中纖維的相互結合力等於(yu) 每根纖維的強度,以此計算紙張的理論抗張強度是有意義(yi) 的。檢驗抗張強度所用的紙條標準寬度為(wei) 15毫米,或1500微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