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包材檢測儀器
持粘性測試儀
密封性測試儀
密封試驗儀
紙張抗張強度試驗儀
摩擦係數儀
塑料包裝檢測儀器
塵埃度測定儀
電子紙張抗張強度試驗機
軟包裝密封試驗儀
包裝密封性測試儀
智能拉力試驗機
造紙、紙包裝檢測儀器
膠黏劑檢測儀器
 
首頁 > 技術文章 > GB10006與ASTMD1894摩擦係數測定方法的比較
GB10006與ASTMD1894摩擦係數測定方法的比較
點擊次數:3356 更新時間:2017-02-10

GB 10006與(yu) ASTM D 1894塑料薄膜摩擦係數測定方法的比較

 

目前,薄膜、複合膜在機械技術的飛速發展下實現了自動化包裝,伴隨效能大幅提高的同時,質量問題愈加凸顯。包裝薄膜拉斷、打滑,進而導致包裝線斷流的事件時有發生,給包裝生產(chan) 、印刷企業(ye) 造成了巨額經濟損失。其主要原因在於(yu) 企業(ye) 對塑料薄膜的摩擦係數沒有做到合理的控製。

1 塑料薄膜的摩擦係數

   摩擦係數是對兩(liang) 個(ge) 接觸表麵摩擦力的一種量度。在微觀世界中,材料表麵是凹凸不平的,當兩(liang) 種材料相互接觸時,真正接觸的隻有凸處,凸處原子緊密接觸,形成很強的相互作用力。當接觸麵發生相對移動時,這種作用力將被硬性剪切,兩(liang) 接觸麵凸處相互碰撞而發生斷裂、磨損,形成對物體(ti) 運動的阻礙,而平行於(yu) 接觸麵、破壞凸處的剪切力,即為(wei) 摩擦力。摩擦力包括靜摩擦力和動摩擦力。靜摩擦力是兩(liang) 接觸表麵在相對移動開始時的阻力,其與(yu) 垂直於(yu) 物體(ti) 接觸麵的力之比就是靜摩擦係數;動摩擦力是兩(liang) 接觸表麵以一定速度相對移動時的阻力,其與(yu) 垂直於(yu) 物體(ti) 接觸麵的力之比就是動摩擦係數。

  在實際包裝中的摩擦力常常既是拖動力又是阻力,因此必須有效地控製摩擦係數的大小,使它在適當的範圍內(nei) 。包裝機運轉過程中,一般要求薄膜內(nei) 層摩擦係數比較小,但不能過小,否則可能引起製袋成型時疊料不穩定而產(chan) 生錯邊;而薄膜外層與(yu) 包裝機拖動金屬麵摩擦係數需適中,太大會(hui) 引起包裝過程中阻力過大致使材料拉伸變形,太小可能又會(hui) 引起拖動機構打滑造成電眼跟蹤和切斷定位不準。

  對此,通常在薄膜中加入爽滑劑控製薄膜表麵的摩擦係數[1]。爽滑劑為(wei) 有機物,作用是在塑料薄膜表麵“鋪”上一層潤滑油,使其表麵的摩擦係數下降到需要的程度或數值,包括內(nei) 爽滑劑和外爽滑劑兩(liang) 類。內(nei) 爽滑劑能促進聚合物大分子鏈或鏈段相對運動,從(cong) 而改善物料流動性;外爽滑劑則是與(yu) 聚合物基團相容性差的極性有機化學品,在聚合物鏈的布朗運動作用下,這些分子遷移到薄膜表麵形成一層油性表麵,從(cong) 而起到改善薄膜表麵性能的爽滑作用並降低材料表麵的摩擦係數。通常所有的潤滑劑都兼具有兩(liang) 方麵的功能[2]

  當包裝製成後,軟包生產(chan) 企業(ye) 經常遇到下遊使用單位關(guan) 於(yu) 包裝袋開口性差的反饋:製好的包裝袋開口發生粘連,當填充內(nei) 容物時,包裝袋開口難以“在規定的時間內(nei) 開啟到需要的程度”,影響裝填工序的正常運轉。這裏不僅(jin) 涉及到摩擦係數,還涉及薄膜粘連性的問題。粘連,是塑料薄膜接觸層之間的一種粘著現象,通常是由兩(liang) 種情況引起的:光滑的薄膜表麵緊密接觸且幾乎*隔絕空氣;壓力溫度引起的薄膜接觸表麵粘融。針對該問題,抗粘連劑被研發出來並作為(wei) 添加劑投入薄膜生產(chan) 中,作用是將薄膜的表麵從(cong) 原來的光滑的狀態轉變成凹凸不平的狀態,當兩(liang) 片薄膜靠近時,實際接觸麵積被大大降低,從(cong) 而消除了彼此粘連的可能性,表麵的摩擦係數也相應變化。

  除了人為(wei) 的加入添加劑調節薄膜的摩擦係數,薄膜的加工、包裝、應用過程的環境溫度也會(hui) 造成薄膜表麵摩擦係數的上下波動。通常情況下,自動包裝機成型裝置的表麵溫度高於(yu) 50℃,在這種高溫環境下,部分薄膜的摩擦係數會(hui) 表現出上升的趨勢,一方麵由薄膜自身的特性所決(jue) 定,另一方麵是添加的爽滑劑接近熔點而變的粘結的緣故。

2 塑料薄膜的摩擦係數測定方法

  摩擦係數的合適與(yu) 否不僅(jin) 會(hui) 影響薄膜的生產(chan) 與(yu) 加工,也會(hui) 對包裝的開口性產(chan) 生影響,因此是塑料薄膜的基礎檢測項目之一。目前,對於(yu) 薄膜摩擦係數的檢測方法以GB 10006-1988與(yu) ASTM D 1894為(wei) 主,二者均采用“兩(liang) 試驗表麵平放在一起,在一定的接觸壓力下,根據促使兩(liang) 表麵相對移動的力值測算摩擦係數”的原理,同時又因標準製定的背景不同,部分檢測事項的具有一定的差異,下麵將從(cong) 試驗裝置、試樣製備、摩擦係數測定三方麵進行對比介紹。

2.1試驗裝置

2.1.1 滑塊

  一種金屬塊,應具有覆蓋橡膠、泡沫等彈性材料的正方形底麵,避免粘貼試樣使其產(chan) 生壓紋。對於(yu) 滑塊尺寸和重量,兩(liang) 項標準分別作了不同的規定:GB 10006要求滑塊底麵邊長63mm,麵積40cm2,包括試樣在內(nei) 的滑塊總質量為(wei) 200±2g;而ASTM D 1894的規定略加詳細,底邊邊長延長了0.5mm,對厚度也做了基本的描述,約6mm。

2.1.2水平試驗台

  水平試驗台是承載試樣與(yu) 滑塊的平台。由於(yu) 滑塊為(wei) 金屬材質,當其與(yu) 磁場有相對運動或處在變化磁場中,會(hui) 發生磁阻尼現象,滑塊在非鐵磁質良導體(ti) 上運動時受的阻力除動摩擦力外,還有磁阻力。因此為(wei) 了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GB 10006要求水平試驗台由非磁性材料構成,且表麵平滑。ASTM D 1894除了此要求外,提出了一種高於(yu) 23℃試驗條件下的摩擦係數測定水平試驗台裝置的要求:水平試驗台需要安裝加熱元件,並有覆蓋裝置使平麵在滑塊運動過程中始終保持在所需溫度的±2℃的範圍內(nei) 。

2.1.3 驅動機構

  驅動機構是促使兩(liang) 試驗表麵發生相對移動的裝置,依據兩(liang) 標準提供的兩(liang) 種相對移動形式:滑塊靜止、水平試驗台移動和水平試驗台靜止、滑塊移動,驅動機構的設計可任選其一。圖1為(wei) GB 10006和ASTM D 1894就水平試驗台運動裝置的示意圖,展示了多種動力驅動形式:鏈條驅動、滾軸驅動、電機驅動等。設計中,驅動機構應無振動,同時在整個(ge) 移動過程中需保持勻速,GB 10006要求速度為(wei) 100±10mm/min,ASTM D 1894則為(wei) 150±30mm/min,這是測試時需要注意的一點。


圖1 GB 10006和ASTM D 1894水平試驗台運動裝置示意圖

2.1.4 測力係統

  測力係統,即摩擦力的測定器,一般采用負荷傳(chuan) 感器。GB 10006要求整個(ge) 測力係統的總誤差應小於(yu) ±2%,而且在測力係統一側(ce) 安裝調節彈性係數的彈簧,用於(yu) 動靜摩擦力測試時將測力係統的彈性係數調節到2±1N/cm。若滑粘情況下測試動摩擦力時,則應取下彈簧。而在ASTM D 1894中沒有關(guan) 於(yu) 彈簧的規定。

2.2 試樣製備

  首先,試樣應具備良好的狀態。平整,無皺紋、翹曲,以及無任何可能改變摩擦性質的傷(shang) 痕,邊緣圓滑是試樣的基本要求,同時表麵應無灰塵、指紋等外來物質。其次,試樣裁取的時候應注意正反麵和方向。一般試樣的長度方向(即試驗方向)與(yu) 樣品的機械方向平行。第三,試樣的尺寸需根據參考標準和樣品厚度而定。GB 10006適用於(yu) 厚度在0.2mm以下的塑料薄膜和薄片,在這一前提下,每次試驗至少需要3對試樣,每對試樣長20cm,寬8cm,若樣品較厚或剛性較大,需用雙麵膠將其中一個(ge) 試樣固定到滑塊底麵,此時該試樣尺寸應與(yu) 滑塊底麵尺寸一致。ASTM D 1894規定每對試樣中,粘附在水平試驗台上的試樣長250cm,寬13cm。粘附在滑塊上的試樣,若試樣厚度不超過0.254mm,應裁切為(wei) 12cm長的正方形試樣;若試樣厚度厚於(yu) 0.254mm,應裁切為(wei) 6.35cm長的正方形試樣。

2.3 摩擦係數測定

2.3.1 試樣固定

  將一個(ge) 試樣的試驗表麵朝上,平整的固定在試驗台上,並與(yu) 試驗台的長度方向平行。另一試樣的試驗表麵朝下,用膠帶在滑塊前沿和上表麵固定試樣使之包住滑塊。若試樣較厚,取的為(wei) 方形試樣,則需用雙麵膠固定滑塊底麵和試樣非試驗麵。

2.3.2 兩(liang) 試樣相對移動

  將粘附試樣的滑塊用鋼絲(si) 與(yu) 傳(chuan) 感器連接(ASTM D 1894使用尼龍絲(si) 代替鋼絲(si) ),將滑塊無衝(chong) 擊的放在另一個(ge) 試樣中央,並使兩(liang) 試樣的試驗方向與(yu) 滑動方向平行且測力係統恰好不受力。兩(liang) 試樣接觸後保持15s。啟動儀(yi) 器使兩(liang) 試樣以標準規定的速度相對移動。力的個(ge) 峰值為(wei) 靜摩擦力Fs,兩(liang) 試樣相對移動6 cm(ASTM D 1894規定為(wei) 13cm)內(nei) 的力的平均值(不包括靜摩擦力)為(wei) 動摩擦力Fd

2.3.3 公式計算

  根據公式(1)和(2)測算出試樣的動靜摩擦係數。

注:μs ——靜摩擦係數;μd——動摩擦係數;Fs——靜摩擦力,N;Fd——動摩擦力,N;Fp——法向力,即垂直於(yu) 接觸麵的力,N;

2.3.4 各材料摩擦係數測定結果

  根據上述方法,針對各類薄膜的內(nei) 表麵與(yu) 外表麵的動靜摩擦係數進行了測試,結果見表1。可為(wei) 讀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表1 各類薄膜試樣內(nei) 表麵-外表麵動靜摩擦係數測試結果

試樣名稱

試樣厚度

μm

試驗溫度

靜摩擦係數

動摩擦係數

試驗儀(yi) 器

試驗遵循標準

PA/CPP

86.4

23

0.244

0.144

MXD-02 摩擦係數儀(yi)

ISO 8295

GB 10006

 

BOPA/CPP

105.4

23

0.274

0.245

BOPA/LDPE

94.3

23

0.219

0.203

BOPP/PE/VMPET/PE

73.2

23

0.232

0.162

PE黑白膜

100

23

0.384

0.312

摩擦係數儀(yi)

ASTM D1894

40

0.416

0.331

60

0.484

0.464

 

3 薄膜摩擦係數測定儀(yi) 器的選擇

  隨著測量儀(yi) 器的機械化發展,如今薄膜的摩擦係數測試主要采用自動化的電子儀(yi) 器完成。根據上述分析,由於(yu) 不同標準所規定的測試參數具有一定的差異,因此選擇測試儀(yi) 器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三點:(1)水平試驗台必須采用非磁性材料製作,並且保證水平及光滑;(2)試驗速度等參數應能滿足所參考標準要求,宜選擇符合GB、ISO、ASTM多種標準的試驗儀(yi) 器;(3)應能實現加溫試驗功能,對於(yu) 解決(jue) 包裝線高溫環境下薄膜摩擦係數的實際問題具有指導意義(yi) 。在此基礎上,包裝加工企業(ye) 應建立一套依托成熟檢測儀(yi) 器的薄膜來料檢驗、生產(chan) 線實時監測和成品質量抽檢質量控製體(ti) 係,實現現代化的包裝薄膜質量監控。

 
 
   
18luck最新地址 版權所有 總訪問量:334449
地址:濟南市曆城區工業北路95號 郵編:250101 GoogleSitemap